导语:对于新手来说,要如何一眼看出紫砂壶的做工呢?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紫砂壶的做工细节,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购买紫砂壶。
一、泥料
紫泥的色泽应紫里泛青、泛红,红泥应红而不艳,本山绿泥应黄里发青。紫砂壶的表面不论偏紫、偏红,养壶不久都应有油润的
1.观察壶的色泽
紫砂色彩丰富,除了基本泥色外,还有红紫、褐紫、黛紫等不同色类,不是单一无变的艳色。真正的紫砂壶,不管何色,也不论深浅,都可以看见壶泥中有异色小颗粒,俗称“金砂显现”。这种颗粒即是“砂”。
2.验手感看质感
真正的紫砂泥烧成的紫砂壶犹如豆沙一样,再精细的紫砂看起来仍有半悬浮态的颗粒感,摸上去也不会太光滑,但也不会剌手。类紫砂的陶土摸起来有涩感,而掺了化学原料的则过于光滑。未调砂的泥料砂粒分布是不均匀的,比较自然和谐;调砂泥的砂粒生硬地“浮”在壶表,分布均匀有人为操纵感。
3.听壶的声音
紫砂与瓷器不同,不用专门上釉,烧结后表面就会自然形成有附着感的“泥门”浆体表皮,不漏水但透气,声音传导没有瓷器那么清脆,但也不闷,而类紫砂陶土声音发闷。
二、做工
紫砂壶的细节方面,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1.壶钮。壶钮的大小和形状要便于拿捏。壶钮气孔与壶嘴口径的比例要得当。
2.壶盖。壶盖的形状要尽量选择不易积垢、易于清洁、利于擦洗的式样。座片边缘和壶囗“坨子”的内、外边缘,线条要钝化为倒角或圆角,不致在轻微磕碰后形成缺口。
3.壶流。壶流尖、长、薄,则娇嫩;壶流粗、短、厚,则坚实。流管内要干净平滑。壶流根部的位置接近壶底,则水压充足;接近壶口,则水压欠缺,出汤时壶身倾角就得加大,致使从口盖处溢水的可能随之增加。
4.厚薄。壶的胎体厚度(薄胎壶除外),以0.3厘米左右为佳。既符合古朴雅拙的厚重感,又有足够的强度抵御不可预计的意外磕碰。
5.出水孔。“独孔”出汤拦不住碎茶;“球孔”难于清理;“网孔”较为适用,网孔各孔要分布均匀,网孔中心,应与壶流中心对齐,以免水流偏斜、泛花。网孔的孔径以不小于0.3厘米为宜,不宜选取密而小者。过小过密,流速下降,动能减少,出水不爽。